今年1�-9月,177個品種接受藥學生產現場檢�
發布時間�2019-10-23
2019年全國安全用藥月啟動儀式上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,今年1�-9月,核查中心已經完成�163個品種的臨床試驗數據核查�177個品種的藥學生產現場檢查。與2018年相比,2018年核查中心組織開展藥品注冊生產現場檢查、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藥學、生產現場檢查、藥品GMP跟蹤檢查、藥品飛行檢查、進口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、藥品GSP檢查及國際藥品GMP觀察檢查共�656項�
其中,對130個注冊申請進行了現場檢查,共有143個品種接受藥學生產現場檢查。屬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�289個品種目錄的�61個,�54%。據了解�2018年注冊生產現場檢查任務較與三年前任務基本持平。其中有因檢查任務數量占所有任務量�15.4%,較往年有明顯增加,對藥學研制環節開展有因檢查的任務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。從數據可見,今年以來,我國藥品監管力度逐漸加大,將進一步保障患者用藥安全。業內預計,未來藥品全生命周期監管力度還會繼續加強�
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廣受業內的關注,只有過評的企業才有參與競爭的資格。今年以來,尤其是�4+7”集采后,國內藥企申報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積極性大幅提高,藥品過評消息不斷。數據顯示,截至2019�9�30日,已有159個品種通過或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。其中,�31個品種通過或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企業達�3家或以上。根據“每品種中選企業不超�3家”的規定,這使得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,還需面對同品種企業的競相壓價。在�31個品種中,有12個為�4+7”帶量采購品種。可見過評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�
另外,近年來,核查中心共�27個國家,154個品種實施了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,其中有21個品種被公告,受到了暫停進口,停止銷售和使用,不予再注冊等行政處理,并有20個品種在獲知被列入境外檢查后,企業主動撤審、退審、甚至放棄了品種文號。就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情況來看,近年來藥監局對進口藥的監管愈加嚴格,境外生產檢查力度加大,進口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也是維護公眾用藥安全的又一重要舉措�
政策法規方面對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作出調整�2018�12�28日,國家藥監局發布《藥品醫療器械境外檢查管理規定》,規范藥品、醫療器械境外檢查工作,保證進口藥品、醫療器械質量。自此以后,無論國產藥品還是進口藥品都將被劃定到同一監管標準中。同時通過境外檢查能夠進一步防范進口產品監管中的漏洞,保護國民用藥安全。規定明確,檢查結果評定采取風險綜合評估的原則,綜合考慮產品臨床需求、存在缺陷性質、產品質量偏離程度,以及對患者的傷害程度等因素進行評定。對于檢查發現的嚴重質量風險,國家藥監局將立即采取處理措施�